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引导,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 认识并区分“1”和“2”的数量,能正确点数1~2个物体。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手偶(小猫、小花、蝴蝶等)
- 数字卡片“1”和“2”
- 小动物贴纸或实物(如小球、积木等)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猫的手偶,用亲切的语气说:“今天天气真好,小猫要出去郊游啦!它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们愿意吗?”
引导幼儿回答:“愿意!”并请他们跟着老师一起模仿小猫走路的动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边讲故事边展示图片或使用手偶:
“小猫走啊走,看见了一朵小花。它说:‘我看到了一朵花。’接着,它又继续往前走,发现有两只蝴蝶在飞舞。它高兴地说:‘我看到了两只蝴蝶!’”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小猫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看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1”和“2”的概念。
3. 操作活动(10分钟)
教师分发操作材料,如小动物贴纸或实物,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
- “请拿出一张小花贴纸。”(对应数字“1”)
- “请拿出两张蝴蝶贴纸。”(对应数字“2”)
引导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出数量,如:“我有一朵花”、“我有两只蝴蝶”。
4. 游戏巩固(7分钟)
开展“找一找”的游戏:
教师在教室里藏一些物品(如1个球、2个积木),请幼儿分组寻找,并说出找到的是多少个。
例如:“我找到了一个球。”“我找到了两个积木。”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最后,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自由分享自己在郊游中看到的东西,鼓励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数量匹配的玩具,让幼儿进一步练习点数。
- 家长可在家与孩子一起玩“找一找”的游戏,巩固数量概念。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小猫去郊游”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操作活动,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1”和“2”的数量概念。今后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化的场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