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卿教授运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经验】在中医儿科领域,小儿遗尿是一种常见病症,常因肾气不足、脾虚湿盛或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所致。张士卿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在运用经典方剂治疗小儿遗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遗尿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在于肾气不固、脾虚失运、下元不温等。因此,在治疗时应以补肾固摄、健脾益气、温阳化气为主。他常将《伤寒论》中的“桑螵蛸散”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缩泉丸”相结合,形成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桑螵蛸散出自《本草纲目》,由桑螵蛸、龙骨、远志、茯神、菖蒲等组成,具有安神定志、固摄精关的作用,适用于心肾不交、神志不安导致的遗尿。而缩泉丸则由乌药、益智仁、山药组成,能温肾固脬、缩尿止遗,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不约引起的夜尿频多。
张士卿教授在临床上常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灵活调整两方的配伍比例。例如,对于肾阳不足明显者,可重用益智仁、乌药;若伴有心神不宁、梦多易醒,则加用远志、茯神以安神定志。同时,他还注重配合饮食调护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如建议家长控制晚间饮水量、避免睡前过度兴奋等,以提高整体疗效。
此外,张士卿教授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儿体质各异,病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使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的基础上,还需根据患者舌象、脉象及伴随症状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若患儿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则可加入附子、肉桂以温阳助气;若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则可加入白术、山药以健脾益胃。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张士卿教授发现,采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联合治疗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小儿遗尿症状,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率。许多患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夜尿次数明显减少,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家长反馈良好。
总之,张士卿教授在治疗小儿遗尿方面的经验,体现了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精髓。其对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和个性化治疗思路,为现代儿科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