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小时了】在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还涉及对文言词汇、句式和文化背景的掌握。2019年的部分小升初语文试卷中,就出现了文言文阅读题,其中一篇题为《小时了了》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
《小时了了》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文章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儿童的聪慧与机智,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原文如下: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故事讲的是孔君平拜访某人的父亲,但父亲不在家,于是叫出了他的儿子。孔君平看到桌上摆着杨梅,便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小孩立刻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机敏过人,能够迅速理解孔君平话中的双关意味,并且用巧妙的方式进行反驳。这种语言的机智和应变能力,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赞叹。
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理解这类文言文的关键在于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结构。例如,“诣”是“拜访”的意思,“设果”是“摆上水果”,“应声”是“立刻回应”。这些词语虽不复杂,但在文言文中却具有特定的含义。
此外,文言文的阅读还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比如“此是君家果”中的“君”指的是孔君平自己,而“家果”则是他家的水果,但实际上杨梅并非孔家所有,因此孩子才巧妙地反问“孔雀是夫子家禽”。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能增强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这类经典故事也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时了了》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素材。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分析、深入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