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2(词四首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2(词四首教案),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1 20:48:1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12(词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四首词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作者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与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四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 难点:体会词中蕴含的深层意蕴,如爱国情怀、人生感慨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音频资料、教学参考书。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词,引出“词”这一文体的特点。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词’和‘诗’有什么不同吗?”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本课内容。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四首词,注意语音语调,营造诗意氛围。

2.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讲解字词含义,扫清阅读障碍。

(三)深入赏析(20分钟)

分别对四首词进行详细讲解:

1.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背景介绍:北宋边塞诗的代表作,反映将士的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

- 重点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燕然未勒归无计”则体现了他们以国为重的精神。

-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豪迈与悲凉交织的情感。

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背景介绍:苏轼在密州任上所作,表现其豪情壮志。

- 分析“左牵黄,右擎苍”的描写,展现打猎场面的壮观。

- 讨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 背景介绍: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此词表达了他的壮志未酬之痛。

- 解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句,体会词人对军旅生活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引导学生思考“可怜白发生”背后的深意。

4. 《满江红》——岳飞

- 背景介绍: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词作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 分析“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等句,体会作者的激愤与坚定信念。

- 鼓励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词中蕴含的民族气节。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四首词中,哪一首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为什么?

- 这些词有哪些共同的艺术特色?你最喜欢哪种风格?

- 如果你是这些词的作者,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四首词的主题思想与艺术成就,强调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思考,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四首词,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每首词的内容。

2. 选择其中一首词,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短文。

3. 收集其他类似的爱国题材诗词,进行比较阅读。

五、板书设计: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词四首

——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岳飞

一、内容概要

二、艺术特色

三、情感表达

四、历史背景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代词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与参与感。今后可进一步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