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阿嚏】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阿嚏》引导幼儿了解打喷嚏时的正确做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培养幼儿在公共场合注意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 激发幼儿对健康行为的兴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内容为小朋友打喷嚏不捂嘴,引起他人不适的情景)
- 小镜子、手帕或纸巾若干
- 与“阿嚏”相关的儿歌或动画片段(可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轻松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打喷嚏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接着出示图片,展示一个小朋友打喷嚏没有用手帕或纸巾遮挡,导致周围人不舒服的情景,引发幼儿思考。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阿嚏》,
“有一天,小明在教室里突然‘阿嚏’一声打了个大喷嚏。他的声音很大,还把书本上的灰尘都吹了起来。旁边的小红被吓了一跳,差点摔倒了。老师走过来,轻轻地说:‘小明,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或纸巾挡住鼻子哦,这样才不会传染别人。’小明点点头,以后每次打喷嚏都会记得捂住嘴巴。”
3. 讨论与交流(7分钟)
-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 “你觉得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
- “如果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别人不舒服?”
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实践操作(10分钟)
教师发放小镜子、手帕或纸巾,让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喷嚏方式。可以组织一个小游戏,比如“谁最会捂鼻”,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练习。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打喷嚏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用纸巾或手帕遮住鼻子,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做一个讲文明、爱卫生的好孩子。”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设置“卫生小卫士”角,张贴正确打喷嚏的图片,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家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场景,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