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越国以鄙远的鄙的用法

2025-11-13 03:46:31

问题描述:

越国以鄙远的鄙的用法,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3 03:46:31

越国以鄙远的鄙的用法】在古汉语中,“鄙”字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丰富,常根据语境发生变化。在“越国以鄙远”这一句中,“鄙”的用法尤为典型,具有特殊的语法和语义功能。本文将从词性、语义、语法结构等方面对“鄙”的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析

“越国以鄙远”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如果)越过别国(晋国)来统治远方的郑国,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其中,“鄙”在此处不是我们常见的“边邑”或“轻视”之意,而是动词,意思是“把……作为边邑”,即“以……为边地”。

二、词性与语义分析

词语 词性 常见含义 在本句中的含义 用法说明
动词 边邑、边境;轻视 把……作为边邑 表示使动用法,即“使……成为边邑”

- 词性:此处“鄙”为动词。

- 语义:表示“把……作为边邑”,属于使动用法。

- 语法功能:“越国以鄙远”结构为“越国(动宾结构)+以(连词)+鄙远(动宾结构)”,整体构成目的状语结构,表示“为了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邑”。

三、总结

“越国以鄙远”中的“鄙”字,是古汉语中典型的使动用法,表示“把……当作边邑”。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古人对空间、权力和地理关系的深刻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鄙”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在该句中,它承担了动词的功能,表达了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策略考量。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说明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年》
句子 越国以鄙远
“鄙”的词性 动词(使动用法)
“鄙”的语义 把……作为边邑
语法结构 越国(动宾) + 以(连词) + 鄙远(动宾)
语义重点 表示一种政治行为,强调行动的困难与不现实
文化背景 反映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外交与军事策略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越国以鄙远”中“鄙”的用法及其背后的语言逻辑与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越国以鄙远的鄙的用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