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

2025-11-08 13:52:50

问题描述: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13:52:50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一、

《养竹记》是宋代文人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内容主要讲述了作者在黄州期间种植竹子的经历与感悟。文章通过描写种竹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提供《养竹记》的原文,并附上其白话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同时,以表格形式对比原文与翻译内容,帮助更清晰地把握文章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白话翻译
养竹记
苏轼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始至之日,岁比不登,民多流离。因念此地虽非名山大川,然有竹木之美,可以寄情。遂命工伐竹,植于庭中。
养竹记
苏轼

我从钱塘调任到胶西,刚到的那天,连年收成不好,百姓流离失所。想到这个地方虽然不是名山大川,但有竹木之美,可以寄托情感。于是命令工匠砍竹,在庭院中种植。
既而竹生,枝叶扶疏,幽香袭人,予甚悦之。或问曰:“君何好竹?”曰:“吾爱其清雅,不争春色,独守寒节。” 竹子长出来了,枝叶茂密,香气扑鼻,我很喜欢。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竹子?”我说:“我喜欢它的清雅,不争春色,独自坚守寒冬的气节。”
又曰:“竹之性,柔而能立,弱而能坚,可屈可伸,不折不挠。” 又说:“竹的本性,柔软却能挺立,柔弱却能坚韧,可以弯曲也可以伸展,不轻易折断。”
吾尝谓世之君子,亦当如竹。外和内刚,不随波逐流,不慕荣华。 我曾说过,世上的君子也应当像竹子一样。外表温和,内心刚强,不随波逐流,不羡慕荣华富贵。
虽处困顿,不失其志;虽遇风霜,不改其节。 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丧失志向;即使遇到风霜,也不改变气节。
吾今居此,虽无他物,然有竹在,足以自娱。 我现在住在这里,虽然没有其他东西,但有竹子在,就足以自得其乐。

三、总结

《养竹记》不仅是一篇描写种竹过程的文章,更是苏轼借竹抒怀、表达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苏轼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坚持操守、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文章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比原文与白话翻译,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更好地体会这篇散文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养竹记翻译及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