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鲞的意思鲞的解释鲞的拼音鲞的笔顺】“鲞”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将从字义、拼音、笔顺等方面对“鲞”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字义与解释
“鲞”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本义多与食物相关,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多。根据《说文解字》等古籍记载,“鲞”原指鱼肉晒干后制成的食品,类似今天的“鱼干”或“鱼片”。在某些方言或地区用法中,也可泛指干制的肉类或海鲜。
- 基本含义:干制的鱼肉或肉类。
- 引申含义:用于形容食物经过风干、晾晒后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鲞”字较少单独使用,更多出现在地名、人名或古文中。
二、拼音与读音
- 拼音:xiǎng
- 声调:第三声(上声)
- 注音符号:ㄒㄧㄤˇ
三、笔画与笔顺
“鲞”字共有16画,结构为左右结构,左边是“鱼”,右边是“襄”。
笔顺如下:
| 序号 | 笔画 | 笔形 | 说明 |
| 1 | 一 | 横 | 左上至右下 |
| 2 | 丿 | 竖撇 | 从左上向左下 |
| 3 | ㇇ | 横折钩 | 向右再向下钩 |
| 4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 5 | 丨 | 竖 | 从上到下 |
| 6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 7 | 𠃌 | 竖弯钩 | 向右再向下钩 |
| 8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 9 | 丶 | 点 | 右上方点 |
| 10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 11 | 𠃌 | 竖弯钩 | 向右再向下钩 |
| 12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 13 | 𠃌 | 竖弯钩 | 向右再向下钩 |
| 14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 15 | 𠃌 | 竖弯钩 | 向右再向下钩 |
| 16 | 一 | 横 | 从左向右 |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汉字 | 鲞 |
| 拼音 | xiǎng |
| 声调 | 第三声(上声) |
| 总笔画 | 16画 |
| 结构 | 左右结构 |
| 部首 | 鱼(左) |
| 本义 | 干制的鱼肉或肉类 |
| 引申义 | 风干、晾晒后的食物状态 |
| 使用频率 | 较低,多见于古文或方言中 |
| 常见用法 | 地名、人名、古籍中 |
五、结语
“鲞”作为一个不常见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其在古代文化中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了解其字义、读音及书写方式,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籍或研究地方文化时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如需进一步探讨,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以上就是【鲞的意思鲞的解释鲞的拼音鲞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