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众口铄金词典

2025-10-31 05:24:15

问题描述:

众口铄金词典,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05:24:15

众口铄金词典】“众口铄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张汤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原意是说,众人异口同声地指责,可以熔化金属;积攒的诽谤之言,足以毁灭一个人。后来,“众口铄金”常用来形容舆论的力量强大,众人的言论可以改变事实、影响判断,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众口铄金”不仅体现在对个人的评价上,也广泛存在于社会舆论、网络信息传播以及公众对事件的看法中。它提醒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表面的“多数意见”所左右。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众口铄金
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出处 《汉书·张汤传》
释义 众人异口同声地指责,可以熔化金属;比喻舆论的力量巨大,能改变事实或影响判断。
近义词 舆论压倒、人言可畏、众志成城(反义)
反义词 人微言轻、独木难支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场景 举例说明
社会舆论 某明星因负面新闻被全网批评,最终导致事业受损,体现了“众口铄金”的力量。
网络评论 在社交媒体上,一条谣言被大量转发,引发公众误解,说明了舆论的影响力。
企业形象 一家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多次曝光,导致品牌信誉下降,属于“众口铄金”的结果。
政治领域 领导人因政策争议遭到多方批评,舆论压力可能影响其决策方向。

三、引申意义与启示

“众口铄金”不仅是对语言力量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它告诉我们:

1. 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句看似无害的评论,经过传播后可能产生巨大的后果。

2. 个体应保持理性判断:面对大众声音时,不应盲目跟随,而应结合事实进行分析。

3. 媒体责任重大:在信息传播中,媒体应承担起客观、公正的责任,避免误导公众。

4. 集体意识需引导:社会应鼓励理性的讨论氛围,减少恶意攻击和情绪化表达。

四、总结

“众口铄金”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现实世界中舆论力量的一种深刻反映。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信息洪流时,既要尊重群体的声音,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结语:

“众口铄金”既是警示,也是智慧。愿我们在倾听他人声音的同时,也能坚守自己的判断力。

以上就是【众口铄金词典】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