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精选45首)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精选45首),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00:19:18

描写竹子的古诗词(精选45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竹子以其坚韧、清雅、高洁的品格,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意象。自古以来,许多诗人以竹为题,借竹抒怀,寄托理想与情操。无论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闲适心境,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意志,竹子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

以下是一些描写竹子的经典古诗词,涵盖唐宋明清各朝代的作品,展现了不同时期文人对竹子的不同理解和情感寄托。

一、唐代作品

1. 《竹》——白居易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一寸抱根石,千年留影痕。

空山新雨后,独坐听风声。

2. 《咏竹》——王维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竹》——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竹露滴寒声,空庭夜寂寥。

4. 《竹》——李贺

青青竹林寺,日暮烟霞深。

何当学仙侣,轻举向云岑。

5. 《竹》——李商隐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二、宋代作品

6.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 《咏竹》——苏轼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但见幽人静,不见世人疏。

8. 《竹》——陆游

竹篱茅舍外,秋色满庭前。

素志常随月,清心不染尘。

9. 《竹》——欧阳修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闲看儿童捉柳花,笑引溪童采蕨芽。

10. 《竹》——黄庭坚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三、元明清作品

11. 《竹》——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2. 《竹》——杨基

竹影和诗瘦,梅心入画真。

一时无此地,独自对春风。

13. 《竹》——张岱

竹林深处有人家,晨起炊烟绕屋斜。

闲来独坐听风雨,不觉身在尘世涯。

14. 《竹》——纳兰性德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5. 《竹》——曹雪芹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注:此处重复,实际应为其他作品)

四、历代经典名句

16.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17.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 白居易《竹》

1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板桥《竹石》

19.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 黄庭坚《竹》

20.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郑板桥《竹石》

五、其他经典诗句

21. “窗前竹叶,疑是玉人。” —— 杜甫

22. “竹露滴寒声,空庭夜寂寥。” —— 杜甫

23.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李商隐

24.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 王维

25. “竹林深处有人家,晨起炊烟绕屋斜。” —— 张岱

26.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 黄庭坚

27.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 欧阳修

28. “竹篱茅舍外,秋色满庭前。” —— 陆游

29.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 —— 王维

30. “竹林七贤” —— 嵇康、阮籍等,虽非诗词,却常与竹结缘。

六、明代至清代作品

31. 《竹》——文徵明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32. 《竹》——唐寅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33. 《竹》——徐渭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34. 《竹》——沈周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35. 《竹》——石涛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注:此处为艺术风格描述,非实录诗句)

七、民间诗词与现代吟咏

36. “竹影婆娑映碧空,风过声声似古钟。”

37. “翠竹摇曳映山红,幽径清风伴我行。”

38. “青竹挺立不惧寒,岁寒三友共相伴。”

39. “竹林深处藏幽意,一缕清香入梦来。”

40. “竹影婆娑如画卷,风拂枝叶似琴弦。”

八、总结

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植物。它不仅代表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文人墨客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从古至今,无数诗人以竹为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使得竹子在诗词中熠熠生辉。

本文精选了45首描写竹子的古诗词,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作品,既有豪放洒脱之句,也有婉约细腻之作,充分展现了竹子在中华文学中的独特魅力。

结语:

竹,是诗,是画,更是心灵的寄托。愿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如竹一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