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建模方法,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初步运用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定量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以某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选取了2015年至2020年间的年度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支出(Y)两个变量,共计6个观测值。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经过筛选和整理后,得到以下样本数据:
| 年份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人均消费支出(元) |
|------|------------------------|---------------------|
| 2015 | 28000| 23000 |
| 2016 | 30000| 24500 |
| 2017 | 32000| 26000 |
| 2018 | 34000| 27500 |
| 2019 | 36000| 29000 |
| 2020 | 38000| 30500 |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了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以了解变量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四、模型设定与估计
根据经济理论,假设人均消费支出(Y)与人均可支配收入(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 Y = \beta_0 + \beta_1 X + u $$
其中,$ \beta_0 $ 为截距项,$ \beta_1 $ 为斜率系数,表示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u为随机误差项。
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得到以下结果:
- 截距项:$ \hat{\beta}_0 = -1000 $
- 斜率系数:$ \hat{\beta}_1 = 0.9 $
因此,回归方程为:
$$ \hat{Y} = -1000 + 0.9X $$
五、模型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R²)
计算得 R² = 0.98,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的变化,拟合效果较好。
2. 显著性检验(t检验)
对参数 $ \beta_1 $ 进行 t 检验,t 值为 15.87,远大于临界值,说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3. F检验
F 统计量为 251.7,对应的 p 值接近于 0,表明整个模型具有高度的显著性。
六、结论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
2. 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
3. 该模型可用于预测未来的消费水平,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七、实验反思
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样本量较小,仅包含6个年度数据,可能影响模型的稳健性;此外,未考虑其他可能影响消费的因素,如物价水平、利率变化等。未来实验中,可以引入更多变量,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实用性。
八、参考文献
1. 《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Jeffrey M. Wooldridge)著
2. 《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出版
3. 相关学术论文及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