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化学的综合计算》专项检测题】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计算是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还涵盖了质量守恒、摩尔计算、浓度换算等多个知识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特整理一份《化学的综合计算》专项检测题,旨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思维逻辑。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在反应 $ \text{Fe} + \text{CuSO}_4 \rightarrow \text{FeSO}_4 + \text{Cu} $ 中,若反应后生成了 6.4 g 铜,则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
A. 5.6 g
B. 2.8 g
C. 11.2 g
D. 16.8 g
2.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该物质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若燃烧 1 mol 该物质可生成 2 mol CO₂ 和 3 mol H₂O,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A. C₂H₆
B. C₂H₄
C. C₂H₂
D. C₂H₆O
3. 现有 200 g 质量分数为 10% 的盐酸溶液,加入足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
A. 4.4 g
B. 8.8 g
C. 17.6 g
D. 22 g
4. 已知某化合物中含氮、氧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 7:16,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₂O
C. NO₂
D. N₂O₅
5. 在一定条件下,将 1 mol A 和 2 mol B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 \text{A} + 2\text{B} \rightleftharpoons 3\text{C} $
反应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 50%,则此时 C 的物质的量为( )
A. 0.5 mol
B. 1.0 mol
C. 1.5 mol
D. 2.0 mol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遵循________定律。
2. 1 mol 氧气中含有________个氧分子。
3. 若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则 500 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4. 在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5. 2 mol 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6. 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
7. 在化学反应 $ \text{CaCO}_3 \rightarrow \text{CaO} + \text{CO}_2↑ $ 中,若分解了 50 g 碳酸钙,生成的氧化钙质量为________g。
8. 将 10 g 食盐溶解于 9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9. 一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 g/L,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
10. 在化学反应中,若某物质的化合价升高,则该物质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三、解答题(共35分)
1. (8分)某同学取 10 g 含杂质的石灰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2.2 g。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2. (10分)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
$ \text{H}_2 + \text{CuO} \rightarrow \text{Cu} + \text{H}_2\text{O} $
若实验中得到 6.4 g 铜,求需要多少克氢气参与反应?同时,生成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3. (12分)现有 200 mL 1 mol/L 的硫酸溶液,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若将此氢气全部用于还原氧化铁(Fe₂O₃),最多可以还原多少克氧化铁?(反应式:$ \text{Fe}_2\text{O}_3 + 3\text{H}_2 \rightarrow 2\text{Fe} + 3\text{H}_2\text{O} $)
4. (5分)简述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三种基本方法,并举例说明。
四、拓展题(附加题,10分)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请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并计算若燃烧 2.4 g 镁,理论上能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参考答案(供教师使用)
一、选择题:
1. A
2. A
3. B
4. C
5. C
二、填空题:
1. 质量守恒
2. 6.02×10²³
3. 100
4. pH试纸
5. 44.8
6. 3
7. 28
8. 10
9. 氧气(或其他合理气体)
10. 氧化
三、解答题略(根据计算过程评分)
四、拓展题:
质量增加是因为镁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 4.0 g。
通过本套专项检测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提高解题准确率,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