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小括号、解决问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小括号、解决问题,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21:59:06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小括号、解决问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其中,“小括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起到关键作用。

一、什么是小括号?

小括号(即“(”和“)”)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先算括号里的内容。例如:

- 5 + (3 - 1) = 5 + 2 = 7

- 8 - (2 + 3) = 8 - 5 = 3

通过使用小括号,我们可以明确运算的顺序,避免因为没有括号而产生错误的结果。

二、小括号的作用

1. 改变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我们通常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但有了括号,就优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

2. 帮助理解题目意思

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括号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哪一部分应该先算。

三、用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例题1:

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然后他吃掉了2个。他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

解法:

6 + 3 - 2 = 7

或者,可以用括号来表示先加后减:

(6 + 3) - 2 = 7

例题2:

小红买了4支铅笔,又买了2支,但送给了同学1支。她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解法:

4 + 2 - 1 = 5

也可以写成:

(4 + 2) - 1 = 5

例题3:

学校图书馆有10本书,借出去了5本,又还回来3本。现在图书馆有多少本书?

解法:

10 - 5 + 3 = 8

或者:

(10 - 5) + 3 = 8

四、练习题精选

1. 计算:

(7 - 2) + 3 = ?

(9 + 1) - 4 = ?

6 + (5 - 3) = ?

2. 解决问题:

小华有8块积木,爸爸又给他了2块,后来他用了3块搭房子。他现在还有多少块?

(提示:用括号表示先加后减)

3. 填空:

4 + ( ) = 7

( ) - 2 = 5

9 - ( ) = 4

五、总结

小括号是数学运算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运算顺序,也能让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和准确。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做相关练习,逐步掌握小括号的使用方法,并学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孩子们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