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的意思(成语词典)】“霓裳羽衣”这一词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华美、轻盈的服饰,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它往往与仙界、梦境或高雅的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然而,若仅从字面理解,可能难以全面把握其背后的深意。本文将围绕“霓裳羽衣”的含义、来源及其在成语词典中的体现进行深入探讨。
“霓裳羽衣”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忽见仙人彩云里,身轻飞去无踪影。”诗中虽未直接提到“霓裳羽衣”,但后人根据诗句意境,赋予了“霓裳羽衣”一种神秘而优雅的象征意义。
据传,“霓裳羽衣”是唐代宫廷中的一种舞服,据说由唐玄宗所创。传说他梦游月宫,见到仙女们穿着轻柔如烟的服饰翩翩起舞,醒来后便命乐师根据梦境谱曲,再由舞者穿着特制的服饰表演,名为“霓裳羽衣曲”。因此,“霓裳羽衣”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承载着一段传奇故事,象征着仙境般的美丽与超凡脱俗的气质。
在现代汉语中,“霓裳羽衣”虽不常见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仍频繁出现。它常被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或舞蹈的优美,也常用于形容某种梦幻般的情境。例如,在描写古代宫廷、仙侠小说或唯美风格的场景时,常常会用到这个词。
至于成语词典中,“霓裳羽衣”是否被收录为成语,这需要查阅具体的辞书版本。一般来说,成语是指结构固定、意义完整的四字短语,而“霓裳羽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更多地被视为一个词语或典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不过,随着语言的发展,部分词汇逐渐被纳入成语体系,未来也可能成为正式成语之一。
综上所述,“霓裳羽衣”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服饰的词语,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诗意想象。无论是作为文学意象,还是作为文化符号,它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了解它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创作中更好地把握其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