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月亮掉进烟囱里】在幼儿园的中班教学中,语言活动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今天,我们设计了一节有趣的语言课——《月亮掉进烟囱里》。这不仅是一次故事讲述,更是一次激发孩子们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旅程。
活动开始时,老师用一张美丽的夜空图片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月亮吗?它总是高高地挂在天上,可是有一天,月亮竟然掉进了一个烟囱里,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们立刻被这个奇特的情节吸引住了,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月亮怕冷”,有的说“烟囱里有温暖的火”,还有的说“月亮想看看里面有什么”。
接着,老师讲述了《月亮掉进烟囱里》的故事。原来,月亮因为太累了,想要找个地方休息,不小心掉进了烟囱里。烟囱里的火柴看到月亮这么漂亮,便邀请它一起跳舞。他们跳啊跳,把烟囱都照亮了,整个夜晚变得格外温暖和明亮。
故事讲完后,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如果你是那只月亮,你会怎么做?”“你觉得烟囱里的火柴会怎么帮助月亮?”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说:“我会让火柴给我点个灯。”有的孩子说:“我要告诉其他星星,让他们也来玩。”
为了加深理解,老师还设计了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孩子们分别扮演月亮、火柴、烟囱,通过动作和语言再现故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合作与交流。
最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自己编一个关于“月亮”的小故事,并分享给同伴。孩子们兴致勃勃,有的说“月亮去海底游泳”,有的说“月亮变成了小船”。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童趣和创意。
通过《月亮掉进烟囱里》这一语言活动,孩子们在听、说、想、做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和想象的乐趣。这样的课堂,不仅有趣,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