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下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推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各校纷纷健全和完善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的组织体系。本文将围绕该机构的组织结构、主要职能及运行机制进行简要介绍。
一、组织架构设置
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通常由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老领导、老教师、老专家以及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其组织结构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关工委各项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2. 秘书处/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文件起草、会议组织、信息收集与反馈等具体工作,是连接上下级的重要桥梁。
3. 专业工作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多个专项小组,如思想教育组、心理健康辅导组、家庭教育指导组等,分别承担不同领域的具体任务。
4. 校外联络组:负责与社区、家庭、社会相关单位建立联系,拓展教育资源,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主要职责与工作内容
1. 思想引领与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2. 心理疏导与成长支持
针对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3. 家校共育与社会资源整合
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组织家长培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联合社会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
4. 典型宣传与经验推广
总结和推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工作机制与运行模式
为了确保关工委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各校普遍建立了定期例会、季度总结、年终评估等制度,并注重与团委、德育处、教务处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师生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2009年下半年,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充分发挥了“老有所为、服务育人”的积极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关工委将继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