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与将士征战的情景,抒发了对战争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翻译:
明亮的月亮从天山升起,在茫茫的云海之间显得格外辽阔。
尽管风浪险阻,但终有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一天。
汉朝曾在此地设下白登山防线,胡人却在青海湖畔窥视。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征战之地,很少有人能平安归来。
守边的士兵望着边塞的景色,心中充满思乡之苦。
在这高高的楼上,今夜的人们仍在不断叹息,无法安眠。
赏析:
《关山月》虽然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出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家国情怀的表达。李白以豪迈的笔触描绘边塞的壮丽,又以细腻的情感刻画将士的思乡之情,展现出其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中有深情”的艺术特色。
此外,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后世激励人心的经典语句。
结语:
《关山月》不仅是李白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美,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国家与和平的深刻思考。读此诗,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才华横溢,更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