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人笔下,常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载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之士。唐代柳宗元所作的《宋清传》,便是一篇借人物事迹反映社会风气与道德观念的佳作。本文通过叙述宋清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为人处世的诚信与仁义,同时也隐含着对当时社会浮躁风气的批判。
一、《宋清传》原文
宋清,长安人也。少有志操,不事华饰,独好读书。其家贫,无以为业,遂以卖药为生。然其药必真,价必公,虽贫者亦得之。人有病,或求药于清,清未尝拒也。或问曰:“君何以不取利?”清曰:“吾所以为医者,非为利也,乃济人耳。”
时人多以商贾为贱,而清独以诚立身,不逐浮名。人皆谓之“良医”,然清自言:“吾非医也,但能识药而已。”
有富人病,求药于清,清辞而不与。其人怒曰:“汝何不售我药?”清曰:“吾药不售于贵人。”其人曰:“吾愿出重金。”清曰:“吾不售药于人,惟售于病。”
后人称其为“宋清之义”,盖其行虽微,而其心可嘉。
二、《宋清传》翻译
宋清是长安人,年轻时就很有志向和操守,不喜欢奢华打扮,只喜欢读书。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固定职业,于是靠卖药为生。但他卖的药都是真的,价格公道,即使是穷人也能买得起。有人生病了,向他求药,他从不拒绝。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赚更多的钱呢?”宋清回答说:“我之所以做医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助别人。”
当时的人大多认为商人地位低下,但宋清却凭借诚实立身,不追求虚名。人们都称他为“好医生”,但他自己却说:“我不是医生,只是懂得一些药性罢了。”
有一位富人得了病,来找宋清买药,宋清却拒绝了。富人很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卖给我药?”宋清回答:“我不把药卖给富贵之人。”富人说:“我愿意出很多钱。”宋清说:“我不会把药卖给有钱人,只会卖给真正需要的人。”
后来人们称赞他为“宋清之义”,因为他虽然做的事情很小,但他的内心却非常值得敬佩。
三、结语
《宋清传》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记录了一位普通医者的高尚情操,更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是否有一颗真诚待人、无私助人的善良之心。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学习宋清的精神,坚守本心,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