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六国论》是宋代散文中的名篇之一,文章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以下是文中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翻译: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好,也不是因为打仗的方式不好,而是因为贿赂秦国造成的弊端。
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翻译:回想他们的祖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得到了一点点土地。
3.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翻译:子孙对这些土地却不很珍惜,把它当作草芥一样随便送给人家。
4.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翻译: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5.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翻译: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的时候,你给它的越多,它就越发侵略得厉害。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翻译:胜败存亡的道理,如果和秦国较量的话,或许还不容易判断。
7.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那就比六国还要糟糕了。
通过这些句子的翻译可以看出,《六国论》不仅是一篇史论,更是一部充满警世意味的作品。苏洵借古讽今,提醒人们要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