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散步》的优秀教案设计

2025-05-18 07:31:51

问题描述:

《散步》的优秀教案设计,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8 07:31:51

在语文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教育价值。《散步》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莫怀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家人在田野间散步的情景,表达了亲情的温馨与责任的重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并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特设计以下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生字词,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及文章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感情;

2. 探讨“我”、“母亲”、“妻子”、“儿子”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如背景介绍、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同时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阅作者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幸福生活的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后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家庭?”接着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散步》,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充满温情的作品。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记不熟悉的词语;

2.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请几位同学简述课文主要内容,并给予适当评价。

三、精读赏析(20分钟)

1. 品味语言:找出文中你觉得特别生动形象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示例:“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还暗示着人伦秩序的变化。

2. 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 文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 面对分歧,“我”是如何处理的?这反映了“我”的什么品质?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亲情的小故事。

五、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文写作技巧以及做人道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美好瞬间。

以上就是《散步》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