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首古诗,属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以劳动者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为主题,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和批判。以下是《伐檀》的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翻译: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把它们放在河边干处啊。
河水清清微波起啊。
不种田也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取走啊?
不去打猎也不捕鱼,为何你家院里挂着獾肉啊?
这首诗通过对比劳动者的艰辛与剥削者的无所作为,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诗中的劳动者质问那些不劳而获者,表现了他们内心的愤怒与不平。这种直抒胸臆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
《伐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正义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以及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