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推动矿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其发布的《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7/T 3846-2019》(以下简称“规范”),为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煤矿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一、背景意义
该规范是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背景下出台的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煤矿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它不仅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还结合了山东省特有的地质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主要内容
1. 总则部分强调了绿色矿山建设应遵循的安全环保优先、科技创新驱动等基本原则,并提出了总体目标——即到规划期末实现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2. 在具体指标设定上,涵盖了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等多个关键参数,并设置了相应的达标值;同时对节能减排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废水循环利用率不得低于某一比例等。
3. 对于矿区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工作也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复垦面积比例、植物成活率等内容。
4. 此外,还特别关注到了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要求,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三、实施效果评估
自该规范发布以来,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下,山东省内众多煤矿企业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当中。从实际成效来看,一方面有效促进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大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改善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比如部分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难以达到高标准要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7/T 3846-2019》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引领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煤矿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指南针。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总之,《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7/T 3846-2019》是一部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地方性标准文件,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加快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其中所倡导的理念与方法论,共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