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夜书所见注释和译文

2025-10-25 00:12:18

问题描述:

夜书所见注释和译文,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0:12:18

夜书所见注释和译文】《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古诗中描写秋夜思乡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译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 梧桐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带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的秋风吹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我知道孩子们正在捉蟋蟀,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深人静时,篱笆边亮着一盏灯火。

二、注释解析

词语 注释
萧萧 形容风声或树叶的声音,这里指秋风拂过梧桐叶的声音。
梧叶 梧桐树的叶子,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来临。
寒声 冷清的声音,暗示秋夜的凉意和孤寂。
江上 指江边或江面,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
秋风 秋天的风,象征季节变化和离愁别绪。
客情 游子的情感,即思乡之情。
挑促织 捉蟋蟀,古代儿童常玩的游戏。
夜深 夜晚很深,表示时间已晚。
篱落 篱笆,指乡村的庭院或围墙。
一灯明 一盏灯明亮,暗示有人在家,引发诗人对家乡的联想。

三、诗歌赏析

《夜书所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孤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诗中“知有儿童挑促织”一句,巧妙地将现实场景与内心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虽身处异乡,却依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温情与怀念。

四、总结

《夜书所见》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色和童趣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表达上看,都值得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背景或与其他古诗的比较,可继续探讨。

以上就是【夜书所见注释和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