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籍第令毋斩的令的意思

2025-09-21 14:06:59

问题描述:

籍第令毋斩的令的意思,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14:06:59

籍第令毋斩的令的意思】在古文学习中,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是关键。其中,“籍第令毋斩”这句话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原文为:“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这句话中的“令”字,是理解整句意义的重要一环。

一、

“籍第令毋斩”中的“令”,在这里是一个文言虚词,表示假设或让步,意思是“即使”、“纵然”。整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即使不杀我们(指陈胜吴广),但戍边的人也会死去十分之六七。”这里的“令”起到一种假设条件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悲愤。

因此,“令”的意思不是“命令”或“法令”,而是“即使”或“纵然”。

二、表格展示

词语 本义 在文中含义 用法 解释
命令、法令 即使、纵然 虚词,表假设 表示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即使”
户籍、登记 假设、如果 助词,用于假设句 “籍”在此处为假设连词,意为“即使”
不要、不要说 不要、不必 否定副词 表示否定,意为“不要”
杀、斩首 杀、斩首 动词 表示处决、杀死

三、补充说明

在古文阅读中,“令”常作为连词使用,尤其在表达假设或让步时,如“令其来”、“令我心忧”等。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理解时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此外,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也体现了“令”字在文言文中的特殊语用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籍第令毋斩”的“令”并非实指“命令”,而是文言中常见的假设连词,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理解这一词语的准确含义,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古文内容和历史背景。

以上就是【籍第令毋斩的令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