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解释词语】“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得到某种满足后,情绪过于兴奋,甚至失去常态,表现出夸张、失态的行为。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提醒人们在成功时要保持冷静和谦逊。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衍虽居显位,常有得鱼忘筌之志。”(原意是“得到鱼就忘了渔具”,后引申为“得意忘形”。) |
释义 | 指人因高兴而失去常态,行为举止过分,显得失礼或不稳重。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别人在成功后过于自满、失态的表现。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沉着冷静 |
二、词语解析
“得意忘形”由四个字组成:
- 得:获得、取得。
- 意:心意、情绪。
- 忘:忘记、失去。
- 形:形体、姿态、举止。
合起来就是“因为得意而忘记了自己应有的样子”,即情绪激动到失去理智或礼仪,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成功之后 | 比如考试得了第一名,便开始到处炫耀,甚至嘲笑他人。 |
工作升职 | 升职后对同事态度傲慢,不再尊重他人意见。 |
喜欢的项目成功 | 在项目完成后,表现得过于兴奋,甚至影响团队氛围。 |
四、注意事项
1. 语气偏贬义:该词通常用于指出他人的不当行为,不宜用于自我评价。
2. 语境要合适: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3. 适度使用:在日常交流中,可适当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调侃。
五、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了人在得意时容易失去分寸。它提醒我们,在取得成就时应保持谦逊与理性,避免因过度兴奋而做出失态之举。在人际交往中,懂得控制情绪、保持风度,才是真正的成熟与智慧。
以上就是【得意忘形的意思解释词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