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体育短跑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短跑的基本技术动作,掌握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的基本要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起跑姿势、途中跑的正确姿势、呼吸节奏。
- 难点:起跑反应速度、加速阶段的爆发力控制、冲刺时的终点感。
三、教学准备:
- 场地:操场或体育馆跑道
- 器材:标志桶、计时器、口哨、标志带
- 学生着装:运动服、运动鞋
四、教学过程:
1. 准备活动(5分钟)
- 慢跑2圈,热身全身关节。
- 动态拉伸:高抬腿、后踢腿、侧向交叉步等。
- 简单的专项准备活动:如“站立式起跑模仿”、“摆臂练习”。
2. 新授内容(20分钟)
(1)起跑技术讲解与练习
- 教师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站立式或蹲踞式),强调重心前倾、手臂摆动、腿部发力。
- 学生分组练习起跑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2)加速跑与途中跑练习
- 讲解加速阶段的发力要点:快速蹬地、步频加快、身体前倾。
- 进行10米至20米的加速跑练习,逐步过渡到中距离跑。
- 强调途中跑的节奏感,保持身体稳定,避免左右晃动。
(3)冲刺跑练习
- 教师示范冲刺动作,强调最后几步的用力和身体前倾。
- 学生进行10—15米冲刺练习,体会冲刺感觉。
3. 游戏与竞赛(10分钟)
- 游戏名称:“接力赛”
- 将学生分为4组,进行4×50米接力比赛。
- 强调交接棒的准确性和团队配合。
- 教师观察并给予鼓励与指导。
4. 放松与总结(5分钟)
- 慢走放松,做静态拉伸。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 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鼓励课后多加练习。
五、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参与度、动作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记录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六、课后延伸: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短跑练习,提升自身体能。
- 可以尝试每天进行10分钟的跑步训练,逐步提高耐力与速度。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短跑的基本技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练习内容,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学生水平适当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