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快乐成长,心灵阳光》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地点:
四年级(2)班教室
四、参与对象:
四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节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认知和抗压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相关心理知识资料;
2. 制作PPT课件,包含心理健康小故事、趣味互动游戏等内容;
3. 准备“心情卡片”、“情绪温度计”等道具;
4.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入主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身体要健康,我们的‘心里’也需要照顾。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心’的故事。”
2. 心理小课堂(10分钟)
通过PPT展示,讲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内容包括:
- 什么是情绪?
- 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
- 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
- 与同学相处中如何表达自己?
3. 情绪体验游戏(15分钟)
开展“情绪温度计”小游戏:
- 学生每人领取一张“心情卡片”,写下自己当天的心情;
- 在黑板上贴出不同颜色的温度条,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对应的颜色贴在“温度计”上;
-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情绪,并给予积极反馈。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当你感到不开心时,你会怎么做?
- 如果同学对你不友好,你会怎么处理?
-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为什么?
5. 心灵寄语(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送上鼓励的话语:“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关爱,每一份心情都值得被倾听。让我们一起努力,做阳光、自信、快乐的小学生!”
6. 课后延伸(可选)
建议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收获,或者写一篇“我的心情日记”,记录一周内的情绪变化。
八、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情绪管理意识。今后将继续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注意事项:
- 班主任应关注个别情绪较为低落的学生,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
-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公开批评或比较;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轻松、安全的交流氛围。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用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