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图表式《项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串”、“金”、“银”、“贝壳”等,并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语言与画面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
- 运用图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学习课文内容。
-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课文描绘的海边美景和童趣,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感受文章的意境。
- 难点:通过图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项链”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 图表式教学工具(如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
- 小组活动任务卡
- 教学挂图或实物模型(如贝壳、小石子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一张海边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海里有什么?”
2.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项链”,并讨论“项链”是什么样子的。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项链’的文章,看看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项链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尝试认读。
3. 分组交流,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4. 教师总结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中的“项链”是用贝壳、小石子串成的。
(三)精读课文,图文结合(15分钟)
1.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找出文中提到的物品(如贝壳、小石子、沙子等)。
2. 使用图表式教学法,将课文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如:
- 物品名称:贝壳、小石子、沙子
- 动作描写:捡、串、戴、跳
- 情感表达:快乐、幸福、喜悦
3. 学生根据图表内容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时补充指导。
4. 分组完成“项链制作”任务卡,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提问:“为什么作者要把贝壳和小石子串成项链?”
2. 引导学生讨论:项链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情感的寄托。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特别的项链”或“有意义的小物件”。
4.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5分钟)
1. 完成生字词填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完成“我的项链”图画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喜欢的“项链”。
3.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五、板书设计:
```
项链
/ \
贝壳小石子
| |
串成戴上
| |
快乐幸福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图表式教学为核心,通过图文结合、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同时,通过“项链”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今后可进一步探索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