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及课文原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因其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狐狸分奶酪》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寓言课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非常适合引导学生理解公平、分享与智慧的重要性。
一、课文原文
《狐狸分奶酪》
有一天,一只小熊在森林里捡到了一块香喷喷的奶酪。它高兴极了,正准备吃的时候,被一只狡猾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走过来,假装关心地说:“小熊,你一个人吃这么大的奶酪,是不是太浪费了?不如我来帮你分一分吧!”
小熊点点头,把奶酪递给了狐狸。
狐狸接过奶酪,把它分成两块,然后说:“你看,我分得非常公平,一块给你,一块给我。”
小熊看了看,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它问狐狸:“你真的分得很平均吗?”
狐狸笑着说:“当然啦!你看,这块比那块大一点,那块比这块小一点,这不就是公平吗?”
小熊听了,气得直跺脚,说:“你这是骗人!明明是一块完整的奶酪,你怎么能这样分?”
狐狸却耸耸肩,说:“哎呀,这叫‘灵活处理’嘛!”
小熊气愤地跑走了,狐狸得意地叼起奶酪,溜走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狐狸的狡猾和小熊的善良。
-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懂得做人要诚实、公正,不能像狐狸那样耍小聪明。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狐狸的狡猾和小熊的天真。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公平”与“欺骗”的区别,学会辨别是非。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图片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狐狸吗?你知道狐狸有什么特点吗?”
接着出示课题《狐狸分奶酪》,引导学生思考:狐狸为什么要分奶酪?它分得公平吗?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字词。
-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狡猾”、“分得”、“公平”等。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 分段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 狐狸为什么要帮小熊分奶酪?
- 狐狸是怎么分的?结果如何?
- 小熊为什么生气?
-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0分钟)
- 提问引导:
“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公平”和“诚实”的理解。
5.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课文寓意:做人要诚实、公正,不能耍小聪明。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懂分享的好孩子。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造句。
2. 用自己的话复述《狐狸分奶酪》的故事。
3.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公平》。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人生道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语:
《狐狸分奶酪》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识字读书,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启发,成长为有智慧、有道德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