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摸鱼儿》阅读答案及赏析】《摸鱼儿》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著称。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忧愤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一、原文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几个、晨昏、暮色,都付与、流水东去。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二、阅读理解题(参考)
1. “更能消、几番风雨”一句中,“消”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这里的“消”字有“经受、承受”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2. “春且住!”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是作者对春天的呼唤与挽留,表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深切感慨,也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一句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玉环、飞燕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她们最终都化为尘土,象征着一切繁华终将消逝,也暗喻英雄豪杰终究难逃命运的安排。
4.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凄凉景象,渲染出一种深沉的哀愁氛围,强化了全词的伤感基调,也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
三、艺术特色与赏析
《摸鱼儿》虽以“春”为题,实则借春之衰败,抒发作者对国运的担忧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意象丰富:如“落红”、“芳草”、“斜阳”、“烟柳”等,营造出一种凄美而苍凉的意境。
- 情感深沉:词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用典巧妙:如“玉环飞燕”出自历史典故,增强了词的文化底蕴与思想深度。
- 结构严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情感由浅入深。
四、主题思想
本词表面上是写春光易逝、美景难留,实则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不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与惆怅。
五、结语
《摸鱼儿》作为辛弃疾的名篇,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赤子之心。在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文人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个志士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词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正是因为它超越了时代的界限,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