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摇篮(诗歌)PPT课件x】一、教学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欣赏和朗诵诗歌《摇篮》,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力。
2. 情感体验:感受诗歌中温馨、柔和的意境,体会母爱的温暖与伟大。
3. 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创编,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 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优美语言的欣赏能力,增强文学美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 难点: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仿编,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准备
- PPT课件(含图片、音频、动画)
- 相关配乐(轻柔的音乐)
- 图片素材(如摇篮、妈妈、婴儿、星空等)
- 诗歌文本卡片
- 小贴纸或奖励贴(用于课堂互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情境导入:播放轻柔的音乐,展示“摇篮”、“妈妈”、“宝宝”的图片,引导幼儿进入温馨的氛围。
- 提问互动:
- “你们见过摇篮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 “谁在晚上轻轻摇着你睡觉?”
- 引导幼儿说出“妈妈”或“奶奶”。
2. 欣赏诗歌(8分钟)
- 朗读示范: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摇篮》,配合PPT展示相应的画面。
- 幼儿跟读:请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注意语调的轻柔与节奏感。
- 理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如“星星”、“月亮”、“风儿”等。
3. 分析诗歌(10分钟)
- 分段讲解:
- “摇篮里睡着小宝宝”,描绘了宝宝在摇篮中安睡的画面。
- “风儿不吹,鸟儿不叫”,营造出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 第三段:“星星眨眼,月亮微笑”,运用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显得更加生动。
- 引导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这些自然元素来描写摇篮?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 创编活动(10分钟)
- 仿编练习: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结构,尝试自己创编句子。例如:
- “摇篮里睡着小宝宝,______不______,______不______。”
- 小组合作:幼儿分组进行创编,每组选出一句最有趣的句子,进行分享。
- 鼓励表达:对于大胆发言的孩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自信心。
5. 总结延伸(5分钟)
- 回顾带领幼儿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 情感升华:引导幼儿说说“妈妈爱你”、“我爱妈妈”等表达爱的话语。
- 布置任务: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并说一句“我爱你”。
五、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
- 在创编环节中,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但也有个别孩子需要更多引导。
- 后续可结合绘画、手工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表达方式。
六、附录:诗歌《摇篮》原文
> 摇篮里睡着小宝宝,
> 风儿不吹,鸟儿不叫,
> 星星眨眼,月亮微笑,
> 宝宝甜甜地睡着了。
温馨提示:本课件适用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