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理解诗中“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诗人描绘的西湖夏日美景。
- 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 结合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古诗情境的感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的画面感和情感。
- 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感悟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含古诗配图、朗诵音频)、生字卡片、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作者杨万里的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西湖?西湖的景色怎么样?”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简要介绍诗题含义:清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朋友林子方。
(二)初读感知(8分钟)
1. 教师范读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轻声朗读,圈画不懂的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 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如“慈”“荷”“舟”等,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1. 逐句讲解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解释“毕竟”“风光”“四时”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西湖夏天的独特之处。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莲叶和荷花的色彩,感受“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画面感。
2. 想象拓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心中的西湖夏日景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 朗读比赛
分小组朗读,评选“最有感情朗读者”,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深入理解(8分钟)
1. 讨论交流
提问:“这首诗是写景还是抒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 联系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送别亲人或朋友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总结升华(4分钟)
1. 回顾内容
师生共同回顾诗中描绘的美景,再次朗读全诗。
2. 情感升华
教师小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同学们也能珍惜身边的友情。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并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画一幅“西湖夏日图”,并配上一句诗。
3. 与家长分享这首诗,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西湖六月风光好,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世界,既注重语言积累,又重视情感体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