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8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学》期末试题和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学》期末试题和答案,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09:56:22

2018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学》期末试题和答案】在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国家开放大学)的《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期末考试中,试题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考查学生对刑事诉讼程序、法律原则及实务操作的理解与掌握。以下是一份基于该年度考试内容整理的试题与参考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刑事诉讼中的“控诉”是指( )

A. 被告人自认犯罪

B. 公安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C. 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D. 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

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是( )

A. 被告人

B. 证人

C. 审判员

D. 被害人

答案:C

3. 刑事诉讼中,侦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 查明犯罪事实

B. 审理案件

C. 判决罪行

D. 进行调解

答案:A

4.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适用于( )

A. 所有司法人员

B. 只限于审判人员

C. 仅限于检察官

D. 仅限于律师

答案:A

5. 刑事诉讼中,证据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 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B. 客观性、主观性、合理性

C. 真实性、客观性、逻辑性

D. 合法性、逻辑性、真实性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答: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保障被告人权利、公开审判、辩护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等。这些原则体现了法治精神和人权保障理念。

2. 什么是“无罪推定”?其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 “无罪推定”是指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在法律上都被视为无罪。这一原则强调了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刑事诉讼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3. 简述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

答: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主要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视听资料等。各类证据在案件中起到不同的证明作用,需综合分析判断。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论述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答: 在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强调的是司法活动的过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而“实体正义”关注的是最终的裁判结果是否公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基础,只有通过合法、公正的程序,才能保证实体结果的正确性。若程序违法,即使结果看似合理,也可能导致不公。因此,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程序正义被视为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2. 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刑事诉讼中“辩护权”的重要性。

答: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某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因缺乏有效辩护,未能充分陈述自己的理由,最终被错误定罪。后经律师介入,重新审查证据,发现关键证据存在瑕疵,最终得以改判。这说明,辩护权的充分行使有助于查明真相、避免冤假错案,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案例: 张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随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张某在审查起诉阶段提出辩护意见,认为自己并未实施盗窃行为,且部分证据存在疑点。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

问题:

1. 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2. 张某是否有权对不起诉决定提出异议?如何行使?

参考答案:

1. 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经过补充侦查仍证据不足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本案中,若证据确实无法形成完整链条,则不起诉是合理的。

2. 张某有权对不起诉决定提出异议。他可以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或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如不服复议决定,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结语:

2018年的《刑事诉讼法学》期末试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对法律原则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复习和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