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家中一位保姆——阿长的故事,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与敬意。读完这篇文章,我不仅被鲁迅细腻的情感所打动,更对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文章中,鲁迅并没有一开始就赞美阿长,而是从她的种种“缺点”入手: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摆成“大”字,还讲一些“繁琐的礼节”。这些描写看似刻薄,实则是为了突出她的真实与平凡。正是这种真实,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仿佛阿长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人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粗俗、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却在鲁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他买来了《山海经》。这本在他心中无比珍贵的书,不仅满足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底层人民的温暖与关怀。阿长虽然文化不高,但她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支持着鲁迅的成长。这种无声的爱,比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更加动人。
读到这里,我不禁反思:在这个追求效率与功利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阿长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与关爱。她的形象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的学历或身份,而在于他是否真诚地对待他人,是否愿意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此外,文章中鲁迅对阿长的态度也值得深思。他一开始对她有偏见,后来逐渐理解并感激她。这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不能仅凭表面判断。只有真正了解一个人,才能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光芒。
总的来说,《阿长与〈山海经〉》不仅是一篇关于回忆的文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朴素、最真实的一面,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那些不言不语却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阿长虽然平凡,但她的存在却深深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也让我在阅读中收获了一份感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