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班超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后汉书·班超传》是记载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生平事迹的重要篇章,出自范晔所撰的《后汉书》。班超作为东汉时期杰出的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手腕,在西域地区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为汉朝开拓边疆、巩固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后汉书·班超传》进行原文摘录,并附上简要的译文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人物及其时代背景。
一、原文摘录(节选)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也。
> 父彪,有名于世。
> 兄固,为兰台令史,续《汉书》,卒于官。
> 超少有大志,不修细节,常以尚方铸剑为事。
> 尝为太史令,后弃官归乡里。
> 永平十六年,遣使西域,超乃请行。
> 至鄯善,夜袭匈奴使者,斩其首,以示威。
> 遂得鄯善王归汉,西域诸国闻之,皆遣子入侍。
> 超因留西域,岁余,复遣使通使于龟兹、疏勒等国,皆得其心。
> 后数十年,西域诸国咸归汉,超亦老矣。
二、译文简释
班超,字仲升,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父亲班彪在当时很有名望。他的哥哥班固担任兰台令史,负责续写《汉书》,后来死于任上。班超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不拘小节,常常喜欢研究兵器铸造之事。他曾做过太史令,后来辞官回到家乡。永平十六年,朝廷派遣使者出使西域,班超请求随行。他到了鄯善国,夜里袭击了匈奴的使者,斩下他们的头颅,以此震慑敌人。鄯善王因此归顺汉朝,西域各国听到消息后,纷纷派自己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班超于是留在西域,一年多后又派人去龟兹、疏勒等国,成功赢得了这些国家的信任。此后数十年间,西域各国都归附汉朝,而班超也逐渐年老。
三、赏析与解读
《后汉书·班超传》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语言简洁有力,展现了班超从一个普通士人成长为一代名将的历程。文章不仅记录了他的军事行动,更突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能力。
1. 志向远大,不拘小节
班超少年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抱负,不同于一般人只关注琐碎事务,而是专注于国家大事,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2. 勇略兼备,果断出击
在鄯善国的事件中,他敢于深夜突袭敌军,展现出了极强的胆识和应变能力。这种果断的决策,是他成功的关键。
3. 外交手段高明
班超不仅靠武力征服,更善于用外交手段赢得人心,使得西域诸国相继归附,为汉朝稳定边疆立下汗马功劳。
4. 忠诚报国,鞠躬尽瘁
他在西域多年,始终忠于国家,即使年老仍不辞辛劳,体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四、结语
《后汉书·班超传》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记载,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班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怀大志,勇于担当,便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不朽的印记。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通过阅读这篇传记,我们不仅能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感悟古代英雄的风采与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