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课文原文】老舍先生的散文《万年牢》,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与坚持的故事。文章通过一个卖糖人的经历,展现了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持之以恒的道理。
故事发生在旧时的北京城,一位卖糖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用一口大锅熬制麦芽糖。他从不偷工减料,始终坚持用最好的原料,做出的糖不仅味道香甜,而且色泽光亮。他的糖摊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都愿意多花些钱来买他的糖。
有人问他:“你这糖怎么这么好吃?”他笑着说:“我做糖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顾客,不是赚钱。”他的话简单却深刻,道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只有真心对待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有一次,一位顾客不小心把钱落在了糖摊上,老者发现后立刻追出去还给人家。那个人感动地说:“您真是个实在人。”老者只是笑了笑,说:“做生意嘛,讲的是良心。”
多年以后,那位卖糖人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小摊前。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手艺,继续做着同样的糖。虽然时代变了,但那份执着和诚信始终没有变。
《万年牢》不仅仅是一篇描写卖糖人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散文。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万年牢”的精神——踏实、真诚、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内心的坚守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