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16.诫子书练习题及答案初一语文试题】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诫子书》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不仅语言简练,而且寓意深远。本文节选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旨在通过父亲对儿子的劝诫,传达修身、治学、处世的道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篇课文,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 请写出《诫子书》的作者是谁?
答: 诸葛亮。
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 君子的行为应当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致远”指的是什么?
答: 实现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4.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志向消磨的惋惜与感慨。
二、词语解释题
1. “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夫”是一个发语词,用于引出下文,表示议论的开始。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 静以修身:静——安静、宁静。
- 俭以养德:俭——节俭。
- 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不追求名利。
- 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三、句子翻译题
1. 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 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修养性情。
四、阅读理解题
1. 《诫子书》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劝诫,希望他能修身养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 文章中提到的“静”和“俭”分别代表什么?
答: “静”代表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俭”代表生活的节俭与自律。
3. 你认为《诫子书》对今天的青少年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诫子书》强调了修身、立志、勤学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坚定志向、注重品德修养。
五、拓展思考题
1.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理解。
答: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思考问题;而生活上的节俭不仅是经济上的节约,更是对物质欲望的克制,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如果让你写一封“诫子书”,你会写些什么内容?
答: 我会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注重学习和品德修养,同时也要懂得感恩与责任。
六、参考答案
1. 诸葛亮
2. 君子的行为应当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3. 实现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4. 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志向消磨的惋惜与感慨。
5. 发语词,引出下文。
6. 静——安静、宁静;俭——节俭;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7.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
8. 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修养性情。
9. 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劝诫,希望他能修身养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10. “静”代表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俭”代表生活的节俭与自律。
11. 对今天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坚定志向、注重品德修养。
12.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有助于思考问题;生活上的节俭有助于培养良好品德。
13. 鼓励孩子树立理想、保持谦虚、注重学习与品德修养,懂得感恩与责任。
通过以上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诫子书》的内容与思想内涵,同时也为考试复习提供有力支持。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