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采桑子(middot及群芳过后西湖好》全文及鉴赏)】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以其文风清丽、意境深远而著称。他不仅在散文创作上成就斐然,在词作方面也留下了诸多佳作。其中,《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一、原文
>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
狼籍残红。
水殿云廊,
不减当年。
游人去后,
风来雨过,
寂寞空庭。
独倚阑干,
望断天涯。
二、词意解析
这首词以“群芳过后西湖好”起笔,点明了时间背景——春日已尽,百花凋零,但西湖依旧美丽。一个“好”字,道出了作者对西湖景色的钟爱与赞叹。接着,“狼籍残红”描绘了花落满地的景象,表现出春光易逝、繁华难久的感慨。
“水殿云廊,不减当年”,则通过描写湖边建筑与楼阁,表达出即使春色不再,西湖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韵与气度,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下阕写“游人去后”,表现了人迹罕至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归于宁静。“风来雨过,寂寞空庭”,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寂与苍凉的氛围。最后两句“独倚阑干,望断天涯”,则是全词的高潮,表达了作者独自凭栏远望、心绪万千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索。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词仅四十余字,却层次分明,情感丰富。用词简练而不失韵味,画面感极强,令人仿佛置身西湖之畔,感受春末夏初的静谧与凄美。
2. 情景交融,抒情含蓄
作者并未直接表达内心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娓娓道来,体现了宋词中“以景寓情”的典型手法。
3. 哲理意味浓厚
词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蕴含着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展现出欧阳修深邃的思想境界。
四、结语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虽为一首小令,却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春末西湖的画卷,寄托了作者对自然、人生与时光的深情思考。它不仅是欧阳修词作中的精品,也是宋代婉约词风的典范之作。读此词,不仅能感受到西湖的美景,更能体会到作者那份淡泊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