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过程中,模拟试卷是检验学习成果、查漏补缺的重要工具。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适应高考语文的考试形式与内容,特此整理出一份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供考生参考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单化、娱乐化,失去了其原本的深度;有的则将其神化、神秘化,脱离了现实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其精华,又要避免盲目复古。
此外,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书本阅读到如今的网络平台,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但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碎片化阅读、浅层理解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对文化的深入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总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推动,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与努力。
1. 文中提到的“国学热”指的是什么?(4分)
2. 作者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应持怎样的态度?(6分)
3. 请简要概括文中提到的两种错误做法。(6分)
4.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什么现象?(4分)
5.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离不开时代推动”的理解。(15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而无依,托于孟尝君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无好。”曰:“客何能?”曰:“无能。”孟尝君笑而受之。居数月,未有所为。后有郡县之役,孟尝君问曰:“谁可使往?”左右皆曰:“冯谖可。”孟尝君曰:“彼固无能,安能使乎?”遂遣之。
至齐,见其守吏,问曰:“君之赐厚矣,吾欲归,可乎?”吏曰:“不可。”于是冯谖乃作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守吏闻之,告于孟尝君。孟尝君曰:“客果有能,吾不知也。”遂复召之。
后孟尝君出猎,冯谖谓曰:“今君有三窟,已成矣。愿君高枕无忧。”孟尝君曰:“三窟何在?”曰:“第一窟,使君得民;第二窟,使君得士;第三窟,使君得财。”孟尝君曰:“善。”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8分)
(1)贫而无依
(2)客何好
(3)彼固无能
(4)长铗归来乎
7.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孟尝君笑而受之。
(2)客果有能,吾不知也。
8. 冯谖为何要作歌?(4分)
9. 从文中可以看出冯谖具有哪些品质?(2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2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1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12. 请结合全诗,说说“家书抵万金”的含义。(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良。
C. 我们应该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D. 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我几乎做不完。
14.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4分)
例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仿写:__________。
15.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3分)
16.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4分)
(1)他______生病了,还是坚持来上课。
(2)这个方案______可行,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7. 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6分)
小明: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小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那太好了,我们一起复习吧!
四、写作(60分)
请以“文化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节选)
一、现代文阅读
1. 指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热潮。
2.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其精华,又要避免盲目复古。
3. 一是将传统文化简单化、娱乐化;二是将其神化、神秘化。
4. 指人们在阅读中缺乏深度,仅停留在表面信息的获取上。
5. 略。
二、古诗文阅读
6. (1)依靠;(2)爱好;(3)本来;(4)长剑。
7. (1)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
(2)客人果然有才能,我之前不知道。
8. 为了引起孟尝君的注意,表达自己的不满。
9. 有智慧、有远见、善于谋划。
三、语言文字运用
13. B
14. 略
15. 略
16. (1)虽然;(2)虽然
17. 略
四、写作
略
如需完整答案或解析,请联系相关教育机构或教师。希望这份模拟试卷能够帮助你在备考中取得理想成绩!